占豪原创丨巴黎气候大会达“历史性协定”,背后有大利益更有大陷阱!

2015年12月14日

北京时间12月13日凌晨两点半左右,一份被冠以“历史性协议”的协定诞生了,这就关于人类气候变暖问题的《巴黎协定》。关于巴黎气候峰会,我们之前在《微解读丨“攸关人类命运”的气候峰会到底在谈啥?为啥总难达成协议?》这篇文章中分析过其之所以“攸关人类命运”的原因。现在,经过激烈博弈,达成了一份被称作“历史性协议”的文件,那么这份文件到底会演化出怎样的历史性?又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协定背后又是怎样的利益和陷阱呢?为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致通过?中国又为何表示这是“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 ”?今天我们就对此进行一个解读。


我们都知道温室效应,现在地球气候变暖问题正是由这个温室效应引起的。就是说,人类碳排放多了,引发温室效应,所以地球变暖了。为了地球不继续变暖,所以我们要减排,控制碳排放。事实上,地球的气温变暖和变冷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周期很长,在地球上没有人类的时候就有这种周期。在变冷的时候是冰河期,而在两个冰河期之间是间冰期。我们现在处于两个冰河时期之间的间冰期,也就是说处在相对比较温暖的时候。下图是一个简单的冰河期和间冰期的周期图。


看了下图是不是感觉很震惊?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时间从早期原始人满打满算几百万年,而这个周期图是按亿年计算的。这意味着,在没有人类工业和碳排放的情况下,地球也还是会冷暖切换。如今,我们其实处于间冰期比较冷的时候,地球历史上比现在气温高得多的是很多很多的,看看上图就知道了。


然而,幽默的是,人类却说,是工业化的碳排放导致了气候变暖,地球要是会说话非嘲笑人类不可:你们人类白天晚上体温还不一样,我地球的提问就不能有变化?所以,不客气地说,所谓碳排放导致大气变暖这事是很扯的一件事,这不是一个科学领域的事,完全是一个政治领域的事,涉及到未来世界权力和经济游戏规则的问题,这一点可看《微解读丨“攸关人类命运”的气候峰会到底在谈啥?为啥总难达成协议?》文章中的论述。


就纯科学来说,影响地球气候的主要也是宇宙和地球本身,这种规律性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周期,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许,未来我们的子孙看我们人类开一个会,说限制气候在1.5度云云都是笑话,因为这事我们根本决定不了。而且,从历史周期上看,现在处于从冰河时期到间冰期的上升期,这一时期想阻止气候变暖,这不是和太阳、地球作对吗?因此,从科学视角来看这个问题,现在的气候峰会就是笑话。但是,如果从政治视角去观察,则是刀光剑影,那是各国精英们为自己国家争利益的一个大局。如果说这事笑话,只能说是西方人搞出的笑话;其它国家不得不参与,因为不参与就等于放弃自己权益的争取。当然,这事也不是毫无意义,至少让大家都开始注意环保,这对保护人类居住生存环境还是很有好处的,因此从这个视角看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既然地球的气温人类决定不了,为何还要搞这样的名堂呢?其实,说白了,就如《微解读丨“攸关人类命运”的气候峰会到底在谈啥?为啥总难达成协议?》中所说,是关乎未来经济规则,是想通过规则来对未来世界范围内人类的活动进行规范。这种规范,谁掌握的话语权大,就对谁更有利。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一定如此推动气候峰会的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经济其实最核心的就两样东西:生产和分配,生产就是发展,分配就是生产获利的分配。其实,气候峰会的博弈,争的就是生产权和分配权,也是发展权和利益分配权。


可以这么地说,世界各国其实大体都明白这其中的道道,但都不说破,各自揣着各自的算盘。发达国家,是想借此机会掌控未来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权,掌握这种规则制定权,就意味着掌握了生产资料的分配权和发展利益的分配权;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除了想要争取规则外,还想着借机“捞一把”,借助发达国家的资金发展;发达国家,正是抓住发展中国家借机“捞一把”的心态,想以钱换取发展中国家的让步,从而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前,掌握未来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并制定好规则,然后可以用更高级的方式来剥削发展中国家。


如此一来,这就构成了多层面、多重利益的复杂博弈。我们看过去些年世界范围内关于气候问题讨论的演进,会发现这样几大现象:


一是发达国家内部意见是不一致的,特别是美国特别不待见气候峰会,早前的《京都议定书》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不要签,后来美国副总统还是签了,但就是没生效。最后,该《议定书》不了了之,各方目标都没达到。


二是气候大会的根本矛盾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道理很简单,发达国家已经到了后工业化时代,排放增长已经基本定格了,未来还可以通过技术进行减排。发展中国家则不同,很多根本没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进程中,你这么一限制人家就没办法发展了,发展中国家当然不干。何况,发达国家之前在工业化进程中已经早排了很多二氧化碳,如果从现在如此要求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所以,中国主张是“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三是这次发达国家对达成协议特别积极,包括过去不积极的美国都特别积极。为此,美国不惜在2014年11月北京APEC峰会后与中国达成了关于减排的协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在占豪(微信号:占豪)看来,根本原因有三:


一、发达国家感受到了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威胁,故想更早确立未来人类经济游戏规则。


过去些年,由于新兴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是在不断被削弱的,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这其中尤其以美国最为明显。过去,美国可以一家独大,美国就是规则,谁敢不听直接制裁,再不听合伙揍,如果大家都不愿意下手美国直接搞单边主义也揍······有大棒在,还怕你们不交保护费?


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美国陷入两场战争,随着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实力被削弱了。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美国如果再不积极参与,未来话语权会变小,那么将来的规则制定会越来越对美国不利。


如此,白宫才改变了策略,不得不积极推动气候峰会达成协议。


二、发达国家想借此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通过碳交易来掌握未来这些国家的发展权。


发达国家是想通过对碳排放相关规则的制定,最终将世界碳排放权给固定在一个准确的总量,然后把这个总量再按照一种规则去分配。分配之后,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拿着这些排放权去使用,使用不完可以进行交易,不够可以到市场上买。


在这个世界上,谁拥有强大的金融资本市场?无疑是发达国家。这些碳排放权到哪里交易?无疑到制度完善、流动性好的市场中,这些地方基本都集中在发达国家。


我们都知道,在谁的市场上其实就是谁坐庄,美国股票市场一定是美国人坐庄,中国股票市场最大庄家就是中国,这个没啥好讨论的。直白点说就是谁的市场谁有主动权,谁有主动权谁就掌握定价权。想想看,旧时代的地主是如何买穷人地的?向穷人借高利贷,在不好的年景迫使穷人卖地。碳排放权也一样,穷国的日子总是不好过,不好过又没啥好卖的,那就卖碳排放权吧。这一卖不打紧,自己的发展权就没了。资本定价权在谁手里?发达国家手里,把碳排放权的价格打得低低的低吸,等到差不多把某些年的碳排放权买得差不多了,相关国家经济也好了,发现碳排放权不够用了。怎么办?买吧,买就得花钱吧?到那时,发达国家再把碳排放权的价格拉升,然后把未来些年的碳排放权筹码派发给那些发展中国家。如此,不知不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利益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口袋,人家不劳而获,不用干活就能分享你们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当然,由于发达国家掌握着技术,一旦他们在技术上获得突破,能够很快通过新能源进行减排,那么发达国家因为手里有很多碳排放的筹码,发展中国家发展需要筹码,那么他们也可以卖自己的筹码。


总之,发达国家掌握了这些权力,并形成了法律,那就掌握了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就处在了世界政治经济金字塔的顶端,就能通过低买高卖来用金融手段获得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使得自己处于世界经济秩序金字塔的顶端。


三、当前世界秩序重组加快,气候峰会也是重组的一部分,西方想通过技术上的手段在世界上层建筑领域取得优势。


发达国家为什么如此着急?原因就是世界局势博弈越来越激烈,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组在加快,气候峰会就是重组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一阶段,西方就像通过技术上的手段,在这个世界上层建筑的博弈领域取得优势。为此,西方国家这次很团结,花了血本,否则也不会出一个什么排除中国和印度两个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雄心壮志联盟”。所谓“雄心壮志联盟”,就是发达国家联向一些岛国、一些穷国,承诺给一些好处,让他们为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站台助威,给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就范。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给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一个突然袭击,就搞出一个排除中国、印度,包含美国、欧盟和79个非洲、太平洋、加勒比的一些岛国和小国的“雄心壮志联盟”,试图逼供中国,迫使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签署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奥巴马前两天给习总打电话,就是施压来了。但是,中国临危不乱,该干嘛干嘛,最终达成的协议“皆大欢喜”。


为什么说“皆大欢喜”呢?因为大家想要的都在里边,又都不在里边。最新达成的《巴黎协定》是由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的,说明大家都愿意,是总的共识。这次协定共有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


根据协定,2018年将进行全球减排盘点,各国可能会调整减排目标;各方将在2023年进行第一次全球减排总结,此后每五年进行一次。而被NGO们称为“阳光条款”的是关于透明度的协议:所有国家都要对减排和资金情况进行汇报;各国要定期提供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等信息;所有国家都将遵循“衡量、报告和核实”的同一体系,但会根据发展中国家的能力提供灵活性;除了最穷、最小的国家外,各国必须每两年汇报一次;对提供资金和减排情况,会有第三方的技术专家审评;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鼓励其他国家“自愿提供”这种资助。 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库米·奈都说,《巴黎协定》要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尽快达到峰值、并在本世纪下半叶达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这将意味着化石能源的历史最早可能在本世纪中终结。


上述的这些条款还是很厉害的,包括减排目标、全球减排盘点、资金使用透明等,这意味着未来碳排放将有了一些杠杠,虽然这种约束力还不够,但至少已经有了一些约束力,只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那么相关国家就必须接受这种规则。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愿意签署这一协定?因为这里边有发达国家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这对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吸引力太大了。相比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于碳排放的理解还是不够的,这也是为什么能有79个非洲、太平洋和加勒比的小国家愿意和美国、欧盟搞一个“雄心壮志联盟”逼迫中国和印度就范的原因。钱的有活力太大了。


那么,中国又为何很乐意地支持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哪怕他们不限制中国减排,中国也自己在努力减排。因为中国要转型升级,要保护环境,要迈入发达国家,否则中国自己的环境恶化自己要埋单。所以,中国是在主动减排,这就是为何2014年11月中美在北京APEC峰会后就减排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原因。中国有了这个底,西方的条件对中国来说并非不可接受。当然,中国是做了让步的,相比发达国家中国人均排放量会少一些,但中国总人口多,这样也就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游戏规则中占据了较大的话语权,再加上技术有后发优势,通过让步获得发展的加快也值得。


更何况,发达国家带头减排,同时还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技术,借此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加速我国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还有资金支持。更有利的是,发达国家这些资金支持必然会带来发展中国家相关项目,中国作为最大制造国,在升级过程中中国的相关产品就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那么这些钱中国是可以赚的。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加速发展,人民币在加速国际化,中国进行碳排放的试点交易已经多年······中国实际上在技术上已经做好了准备。此时,发达国家为了获得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的更多主导权愿意出血,正在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的中国当然也会乐意,因为这不但有利于中国的转型升级,还有利于中国在世界未来经济游戏规则中的话语权,至少比现在要大很多,何况中国经济还在发展之中。特别是有那么多国家愿意和发达国家站在一起,那就不是中国不愿意为你们争取利益了,而是你们自己不要了,谁也别埋怨。中国保证了自己的利益,未来在发展中还有利益,只要不将中国归入发达国家,中国一脚站在发展中国家代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利益,一脚站在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产品,这是左右逢源。


不过,考虑到之前《京都议定书》的执行情况,占豪对这次《巴黎协定》的未来执行预期不乐观。道理很简单,现在发达国家根本没有走出经济危机,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真金白银给发展中国家,还要转移技术,他们真会这么干?我看很难很难,真到掏钱的时候,他们的国会就会仔仔细细地审议。2020年前每年1000亿美元就是5000亿美元,这钱都谁来出?出多少?怎么出?未来5年让美国拿出1000亿美元他们的国会会干吗?让西欧国家拿出2000亿美元他们会干吗?个人认为有些天方夜谭。正是基于这种理由,占豪才认为,大家想要的都在里边又都不在里边。都在里边是达成《巴黎协定》的根本,都不在里边的原因在于责任的分配、利益的分配是个博弈过程,由于技术和钱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所以他们占据着主动权,以现在的情况发达国家按预期给那么多钱的可能性很低。


事实上,在占豪看来,这更像是西方国家的忽悠,忽悠发展中国家先把协议签了再说,反正有了个依据。有了这个依据钱慢慢出,还能拿钱换一些国家的特殊条件,但以后大家谈合作就首先拿这个协定看,这样发达国家就能用这些利益来分化发展中国家,从而尽量多地达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在占豪(微信:占豪)看来,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协议是否能够执行才是关键。对此,个人并不是很乐观。


当然,对中国来说,不管你执行多少,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总是利大于弊。既然中国自己的利益保住了,未来分利益的时候还有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妥协了,中国就顺从民意呗。于是,《巴黎协定》就诞生了。


当然,发展中国家也不傻,他们自己如果不接纳这些利益,那么当大国之间妥协了,作为小国可能连汤都喝不上,作为小国、穷国他们都很现实,拿到手里的才是真的。于是,他们也不管那么多长远的,先拿好处再说,于是面对真金白银就妥协了。


但是,在占豪看来,《巴黎协定》只是各国表面妥协的一个协定,并非真正的大妥协,也并非由此就把未来经济游戏规则给定下来了。恰恰相反,这次妥协,是世界加速重组进程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这意味着未来的博弈将更加快速和激烈。这种妥协,实际上是中国在保证利益后,西方公关搞定那些发展中国小国后的结果。客观上说,这是发达国家的一次胜利,也是中国的胜利。到底是不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胜利,恐怕要看发达国家的承诺执行情况与自己自身的的发展努力。


在占豪看来,气候协定的终极妥协必然伴随着地缘政治大博弈的尘埃落定。在大国角力还没分出胜负的时候,想现在就有一份具有强大法律约束力,稳定的气候游戏规则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谁规定哪个国家负多少责任?出多少钱?哪个国家的排放目标又是多少?这些都没有量化,何谈有约束力的规则?所谓的规则,还在未来的谈判之中。未来的谈判,还是博弈。


所以,这次的妥协并非真正的大妥协,是彼此因为自己的算盘而各自都想从中淘到自己利益的暂时性妥协。这种妥协,会因为发展中国家不按发达国家要求做和发达国家不给够钱而可能退转,也可能因为地缘博弈发生巨大变化而推倒重来。对发达国家来说,利益是未来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的话语权的进一步争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从发达国家那里淘到更多利益来发展自己。


其实,博弈下来,终归实现的还是大国掌握大权,小国还是从属,大国、强国掌握更多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权,小国、弱国继续受制于人。中国不可能完全改变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中国只能让自己变成强国的同时,通过构建以中国为主的规则来实现对小国、弱国更加平等的规则。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事实上,这个博弈出来的《巴黎协定》中,既有重大利益,对很多国家来说又有重大陷阱。特别是在未来碳交易的规则制定中,陷阱会更多。


当然,对中国来说,首先还是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其次才是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做到了前者,后者也尽到了自己应该尽到的责任,如此足以!

已有858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