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法学研究生杨某某诬告肖同学事件中的一些诡异之处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否则后患无穷。
一是这一事件中的杨某某为武汉大学法学研究生,24岁,肖同学是大一新生,19岁。只因为年仅19岁、不谙世事的肖同学因皮肤病不时挠痒痒而被杨某某盯上,并被杨某某拍视频发到网上,巨大的精神压力使肖同学患上精神应激障碍症,并被要求入院治疗。通观事件整个过程会发现,刚刚进入大学、仍处于懵懂状态的肖同学更像是突然掉进了某个被设好的局中,犹如被一只毒蜘蛛的蛛丝缠绕而无法挣脱,最后身体和精神遭受双重伤害。
二是整个事件中,杨某某十分有耐心地盯着男生私密处长达一个多小时,并录像五段,逼肖同学写道歉信,她不报警,而是向学校举报肖同学,最后又将视频和相关材料发到网上,在网上掀起讨伐肖同学的舆论狂潮,最后在肖同学被逼成精神应激障碍症、其家人也因此受到巨大打击的情况下,杨某某仍不罢休,还要继续向法院起诉肖同学,整个过程像不像一个精心设计好的完整链条?我们不禁要问,她的目的仅仅要从精神上把19岁的肖同学逼疯?还是要从肉体上把肖同学逼死?在整个事件中,杨某某充分利用了网络及社会舆论、学校公权力、法律武器,这一连串的组合拳,哪里是一个年仅仅19岁、毫无社会经验、根本不知道社会险恶的大一新生肖同学所能应对和招架的?其他任何一个被套进这一局中的大学男生恐怕都难以招架,都难以全身而退。
三是整个事件中,19岁的大一新生始终处于被24岁的杨某某拿捏、玩弄于股掌的状态,在自己并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仍然在杨某某逼迫下写道歉信,他没有想到他写的道歉信又成了被杨某某进一步威胁的证据。这里我们不能不说,肖同学的表现非常具有典型性,那就是软弱、无血性、无雄性、不敢反抗、无社会经验,总想着委屈求全、息事宁人、对作恶者妥协,幻想着作恶者能够善心大发放过自己,这是当下许多男性的典型特征,这种状态在我们的家庭中、在我们的社会上相当普遍地存在。因此我们需要想一想,假如是我们,或者是我们的孩子在社会上、在学校里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也像肖同学一样遭受种种冤屈而无力摆脱?
四是网络在这一事件中起到了黑白颠倒、是非不分、推波助澜的帮凶作用,为什么网络上那么快就形成了一场几乎是一边倒的声讨肖同学的舆情声浪?除了网络平台的推波助澜,还一定有某些势力在背后操盘、设计、推动。整个事件过程中,杨某某要将肖同学社死逼疯,要彻底毁掉肖同学的人生前程到底是为什么?仅仅是因为她受到了根本不存在的性骚扰吗?难道不是某些势力长期以来对中国男人实施的“去雄化”计划吗?在这一事件中,杨某某显然不简单,肖同学的遭遇也绝不是一个偶发事件,而是某些势力精心设计的某个计划中的一环,只不过是肖同学非常不幸地被他们碰到并选中了。
五是在这一事件中,武汉大学在调看录像后,明知肖同学并无性骚扰杨某某的行为,却仍然给肖同学处分,而且还要保送诬告者杨某某到香港浸会大学读博。这里不禁对我们的大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感到担忧。毫无过错的受害者被处分,诬告、陷害肖同学的杨某某却春风得意、风生水起,如果我们的学校都如此教育人、培养人,如果将来读博归来的杨某某成了我们的法官、司法机构的领导,难道我们不会感到后怕吗?法院判决后,武汉大学仍然没有取消对肖同学的处分,杨某某仍在网络上自鸣得意地炫耀自己保研到某大学读博,并威胁还要像冤魂一样继续举报肖同学、让肖同学永无宁日,如果这些都成为现实,肖同学还能活吗?我们的社会还有正义和良知吗?
六是我一直不明白在肖同学被逼承认错误并写道歉信以后,杨某某为什么还要在网络上社死肖同学?在学校处分肖同学以后,杨某某为什么还要到法院起诉肖同学?到底是杨某某过于疯狂还是其背后的势力要借这一事件造势以达到某种更为险恶的目的?显然杨某某不是一个人在作恶,也并不仅仅是为了社死搞臭肖同学,而是要把弱势的肖同学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死死地压在所有与肖同学类似的弱势群体、弱势男同学的头上,以此给所有类似肖同学的群体身上打上一个“红字”,烙上一个钢印。
七是这一事件中的受害者并不仅仅是肖同学一个人,而是许多人,甚至也包括我们国家和社会。美西方一直在我们社会中推动一项奶头乐计划,让中国人失去血性、让中国男人失去雄性、让我们社会失去阳刚之气,让我们社会充斥着软弱无力、毫无血性阳刚的群体,这并不是什么空穴来风、杞人忧天、无病呻吟,而是我们一直都面临着的一场十分凶险的战争。
八是我们知道,现在美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自毁、自伤、自宫的意识形态毒化过程,女权主义、LGBT、动物保护主义、环境保护主义、吸毒合法化、爱泼思坦症候等等,这些思潮不仅在美西方泛滥,而且也正在向中国渗透,一些带路党、一些境内外势力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全面西化,把美西方那一套臭不可闻的垃圾复制到中国,倾倒到中国,用以毒化我们社会,毒害我们社会群体,如果我们不警觉、不防范、不反击,今天的美国恐怕就是明天的我们。
武大杨某某诬告事件充满着诸多诡异之处,我想或许是杨某某过于疯狂,或许是其背后的某些势力过于疯狂。我们一定要对这一事件保持警觉,一定要从更深层次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思想,反思我们的网络舆论管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