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重大舆情,埃菲尔铁塔被热得偏移20厘米!

2025年07月10日

埃菲尔铁塔,法国巴黎的标志性建筑物。

630日,因为巴黎气温过高,钢结构受热膨胀导致埃菲尔铁塔的塔尖偏移了20厘米,致使埃菲尔铁塔的运营方紧急关闭了顶层观景台2天时间。

这件事被英国的BBC报道后,引发了全球媒体的迅速跟进。

法国《巴黎人报》出版文章,详细解释铁塔因日照角度差异导致的动态偏移,重点讨论铁塔关闭措施及热浪对基础设施的冲击。

《卫报》、法新社等将铁塔偏移喻为气候危机的诗性隐喻,抨击欧盟减排政策执行力不足

德国《明镜》周刊警告“欧洲变暖速度为全球两倍”,呼吁系统性改革。

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媒体同步报道本国高温纪录,并关联铁塔事件作为气候警示符号。

CNN、美联社引用法国气象局数据,突出“热穹顶”与全球变暖的关联。

社交媒体热词#IronBreathing(钢铁呼吸)引发百万讨论,科普钢铁的热胀冷缩原理。

法国气象局发布动态热力地图,展示铁塔偏移与全国84省橙色警报的叠加效应。

随后,中国央视跟进报道。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被热的偏移20厘米后,整个欧美的媒体都轰动了,全世界范围内稍微大点的媒体都跟进报道了这件事。

这我就很奇怪了,因为在我印象里巴黎是气温很低的一个城市,连空调都不装,当年巴黎奥运会多国运动员自带空调的新闻我可是记忆犹新,怎么会那么热?

先看新闻的报道,哇欧洲确实热爆了,地图上一片血红色。

图片

我这人吧好奇,放大看了看,发现怎么全是3字头,甚至还看到了2字头,然后也给标了血红色。

二三十度的气温,很热?

然后搜了下埃菲尔铁塔紧急关闭那天巴黎的气温,发现那天法国全国96个行政区有84个发了橙色高温预警,16个发了红色高温预警,全国1350所学校放假,5000户居民断电,全国最高温“接近40度”。

同日,欧洲最高气温为46度。

图片

这看起来确实是有点热了,巴黎人挺能扛啊,40度的气温都用肉身死扛也不装空调。

欧洲的西班牙,6月份已经有300人被热死了,没错就是字面意思的热死。

图片

西班牙多高气温啊,能被热死了300人,我很好奇,于是就去查了一下。

先查巴黎的,看看能把铁塔热偏移20厘米的恐怖高温是个什么程度。

气象台数据显示今天最高温只有25度,比我家开空调还凉快,最低温14度,未来一周的最高温才34度,而且还没下雨,只是普通阴天而已。

图片

这是79日查询的气温数据,和630日把埃菲尔铁塔热偏移20厘米的巴黎是同一个巴黎。

然后查查6月份热死了300人的西班牙气温,首都马德里这几天最高温达到了37度,最低温18度。

图片

最高温37度,稍微有点意思,最低温18~19度是什么鬼,这也能热死人?

要不要看看我们武汉的气温,最高温也是37度,最低温25~27度。

图片

等你晚上想睡觉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最低温25~27度是什么概念了,而且这可不是指房间温度,是夜间最低温,临睡时气温一般30度以上,如果没空调的话,室内经过一天的暴晒,温度一般是35度以上。

武汉都好好的,西班牙夜间那么凉爽,是咋热死的300人?

原因很简单,西班牙没有空调,6月份的时候西班牙的最高温比37还要高,最关键的地方重复一遍,这么高的气温没空调。

不止是西班牙没空调,整个欧洲都没空调,全欧洲把南欧包含进来平均也仅有20%的家庭装有空调,德国家庭有空调的比例不超过3%。

不是因为欧洲不发达,而是因为欧洲多年来都是一个冬暖夏凉的风水宝地,这地方纬度和东北差不多,夏天和东北一样凉快,但冬季有大西洋暖流过来,基本不结冰,所以实现了冬暖夏凉的神奇效果。

夏季绝大多数时间气温都是二十多度的地方,冬天还不怎么冷,那确实没必要装空调。

很多国家和地区,比如说布鲁塞尔,甚至立法规定安装空调外机需要全楼居民签字同意才可以,因为涉及到破坏居民楼外立面,影响整体美感,热风影响别人,冷凝水影响别人等等一堆理由。

说的很有道理,无法反驳,但欧洲能出台这么奇葩的法律,那只能说明以前的欧洲热的轻,没有被真正热过。

欧洲目前80%的居民家里没有空调,大部分医院和养老院也没有空调,路边中档及以下的餐馆也都没有空调。

都是37度,有空调那确实也是热,但没空调你试试?

所以欧洲大面积的热死人了,核心原因不是气温比中国高多少,而是因为欧洲以前没那么热过,大部分居民都没空调。

整个欧洲6月份爆出来的奇葩新闻,比如说瑞士冰川快车铁轨因为高温变形而被迫减速运行,比利时布鲁塞尔原子球塔因高温对公众关闭一周,威尼斯运河因干旱游船停运、阿尔卑斯雪场提前关闭、雅典卫城因高温限流等等,其实都是因为从没经历甚至考虑过这么高的气温。

630日那天席卷欧洲的高温,不是因为单纯的太阳晒,是因为高气压形成的“热穹顶”效应引来的热浪,所以短时间内气温远高于平时。

一个平时都二十几度,没空调的地方,突然要经历40度的气温,铁塔都被热偏移了,虽然就只持续了几天时间,老百姓肯定也轰动了啊,因为自己确实热的受不了了。

我们这边当乐子看,欧洲那边的老百姓可是切身体会,因为他们那几天确实被热晕了,所以在欧洲引发了重大舆情。

别笑话欧洲人没见识,现在把你家空调给拆了,你也没见识。

都不用拆,我只要说一声出门前记得提前10分钟关空调,你现在都能感觉到身上立马凭空热了起来。

就下面这些地区的气温,强制你三天不去任何有空调的地方,然后你就能理解欧洲人那几天的心情了。

图片

目前全球气温升高已经突破了2摄氏度的警戒线,很多人看到2摄氏度觉得这是一个很小的数据,但其实很大。

首先这个2摄氏度是平均值,是平均升高2摄氏度,带来的最低效果就是最高温从35变成37,或者37变成39

确实有2度,但人体的感受是天壤之别。

但实际上最高温的变化远不止2度,因为不可能全球范围内都平均,实际上存在局部热浪袭击的情况,整个地球的气温是一堆毛刺波浪数据组成的,极端气候会比以前更极端,局部气温可能会非常非常高,时间极短,但短期气温极高。

比如这次的法国就是,最高气温被直接拉升到了接近40度,平时也就二三十度,虽然高温就只持续几天但法国人也受不了。

欧洲人对气温变化那么敏感,其实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欧洲没有空调。

我们这边的气温不管怎么升高,只要有足够多的电能,空调都能给压下去,人待的环境被空调给控温了。

但欧洲那边每升高1度,老百姓都是实打实的硬吃1度的高温,他们没有空调制造的恒温环境。

过去的欧洲确实冬暖夏凉,堪称完美,在过去的地球环境下是个风水宝地,但这也导致了只要地球的环境发生变化,那欧洲不管怎么变,都不会像现在这么宜居。

从这个角度说,欧洲的“环境”确实被“破坏”了,主要原因就是全球升温,主要解决办法就是节能减排。

而且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极端热浪会越来越频繁的袭击欧洲,热死人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没有空调的欧洲人对极端热浪的抵御能力极低,就算只持续几天也受不了。

只有坚持环保,才能解决欧洲的问题。

为了实现环保,所以不能装空调,因为空调不环保,环保组织强烈反对装空调。

而越是不装空调,那就越是害怕地球升温,就越要坚持环保,环保组织就越强大。

当然欧洲强调地球升温的危害性,不止是因为这个空调的死循环,还有就是欧洲有很多土地海拔很低,一旦海平面大幅升高有被沉入海底的可能性。

比如说著名的低地三国,最出名的荷兰25%的国土低于海平面,50%的国土海拔不足1米。

欧洲是个大平原,高海拔的山区很少,不少地区海拔都不是很高,面积可不小,就连巴黎这种名城平均海拔也就35米,所以特别害怕海平面升高这种事情。

因此确实必须制止全球气温继续升高的情况,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最好全人类都别用化石能源,全部改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出行一律用新能源汽车。

地球变暖是大趋势,但我们人类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减缓这一过程,我们不能让某些既得利益群体影响人类的命运,阻碍人类最先进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为了人类的共同命运。

当喜马拉雅的冰川以每年35米的速度消融,当格陵兰的冰盖单日融化80亿吨,当加州山火将城镇烧成《启示录》般的炼狱——我们是否终于承认,化石能源的黄金时代已成文明社会的"伦理债务"

煤炭与石油托起的工业革命,本质上是一场人类与魔鬼的交易,技术红利被当代人透支,生态账单却甩给子孙,所谓"转型阵痛",不过是既得利益集团编织的弥天大谎。

人类能否在冰盖消失前,融化内心的道德坚冰?

拒绝做化石能源的陪葬品,是人类对自由意志的最低限度忠诚。每一度绿电,都是刺穿资本黑箱的民主子弹每一次减排,都在赎回被典当的星辰大海

当马尔代夫总统潜入水下签署气候议案,当玻利维亚原住民为神山冰川举行葬礼我们需要的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人性

那些日以继日大量生产光伏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的人,正在守卫人类文明最后的体面。

不得不说,老欧洲十年前写的文章水平真不错,大气磅礴荡气回肠,而且通用度极高,全球各地的其他人拿来改改就能用,都是金句名句,特别适合大范围传播。

这么好的东西,不用可惜了。

已有9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