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战“一夜回到解放前”,特朗普为啥说他赢了?

2025年05月15日

特朗普同志刚刚宣布加关税的时候说是美国的解放日,现在跟中国谈了之后,说是回到“解放日”之前的关税水平,所以被网友叫做“一夜回到解放前”,确实没毛病。
牛x的是,白宫马上宣布特朗普“又赢了”,可能很多淳朴的中国网友脑子有点转不过弯,到底哪里赢的。
其实你是没明白他们的逻辑,我用通俗的语言给你讲解一下。
小时候我们跟对面大院的皮蛋打架,比如我们在胡同里面相遇了,我们这边的兄弟毫无理由的过去对人家脚上就踩一脚。结果对方冒出来一个壮汉,duang duang的把我们几个打的趴地上不敢起来。
这时候本人出场,把壮汉拉旁边,小声嘀咕几句,然后宣布大家就此撒手,走人。等壮汉走远了,兄弟们上来说,哎呀你太牛了,没你过不去这一关,你跟他咋说的来着?
咱就潇洒的一甩头发说,细节不重要,记住是哥为你们谈下来了最好的条件就行了。
各位明白没?你招惹了壮汉,人家没揍死你就放你走了,四舍五入你就赢了。你看特朗普一番运筹帷幄,老中没趁机干死他们,还继续供货,是不是谈下来了最好的条件?算不算赢?
可能你又说了,kao,那你别惹事不就行了?这就来到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了:当初他们为啥要惹事?
咱们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美国人觉得老中挣了他们的钱,挤压的他们的制造业,红脖子找不到工作都是老中的罪过。这时候来个二货提议说,老大,咱上手段,加关税,老中就会跪地上求饶,到时候咱们趁机索要好处,高低讹它一把怎么样?
假设你是老大的位置,你觉得你能不能说,放P,咱哪有势力招惹老中,咱老老实实听话还能多喘口气,招惹他小心被他干死。
你不能这么说。这叫做“涨敌人志气”。老特自己咋想的,不重要。老特必须坚持N个自信,必须对华强硬。他在那个位置,他就注定要这个态度。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老特本人心里应该是有点数的。
理由是他这个关税战,根本就不是用正经关税战的思路操作。啥叫正经思路,就像打牌,一点一点的要牌,来来回回的打。你见过谁是一把牌直接拍桌子上?
那分明就是跟对方说,我不想跟你打牌,但他们非让我打,所以我直接一把牌丢桌子上,剩下的你看着办。
老中心领神会,一把牌啪的拍下去说,爷爷不陪你玩了。
等老特身边的二货发现商超库存告急,意识到玩不下去,跟老板说,哥这可咋办,再这么下去我裤衩都买不到了。老特说兄弟们一百个放心,看我的“交易的艺术”。
然后一番“坦诚深入”的沟通,该咋咋滴。
但真的是一切都回到原样吗?政策是回去了,但认知不会回去。哪怕那个二货也意识到,真跟中国脱钩,他可能裤衩都穿不上。
这短短一个月的“脱钩演习”可以说是给全球的老板们刷新了一把认识。我听一个美国老板说,他知道对中国供应链依赖很大,但他没想到那么大。
他说美国的各种“日常用度”,一半是直接从中国买,另一半是脱离中国造不出来。
比如他自己家吃的花生酱,花生不是中国产的,但花生酱的瓶盖子,瓶子,盖盖子的机器,都是中国产的,就连上面的标签,也是中国产的。
我说脱离中国你直接找个瓦罐装一罐子回家也不是不能吃对吧。他说不对,去厂里看,制造那个花生酱的机器,是中国产的,就连给那机器供电的稳压电源,也是中国产的。
如果中美真的贸易脱钩,中国很多工厂突然少了一些订单,收入肯定是下滑的,至少中短期是下滑的。但美国人恐怕真的日子没法过。
很多不接触制造业一线的人,特别是所谓“经济学家”,天真的以为,若是没有中国供应链,找个其他国家的“替代品”就行了。
我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全世界大部分的一次性打火机来自中国一个小地方,为什么?因为对于没有本地性的产品,这个世界并不需要两个产地。
整个供应链里面,越靠前端本地性越强,就是大家直接面对的品牌,本地性是最强的。反过来,越靠后端本地性越弱,就是如果一个东西大家不关心它的产地,它就完全失去了本地性。
如果一个商品的本地性是零,也就是既没有什么品牌,也没什么运费,那么它几乎必然集中到唯一的产地,也就是性价比最高的那个地点。
这就好比说,理论上你可以进一批打火机的零件,在家就能攒出来打火机,但这件事没什么意义,因为你攒的不挣钱。由于你没有量,你攒出来的成本大概率比人家的售价还高。
当我们说“供应链”的时候,很多时候说的就是那些没什么本地性的上游。实际上有很多供应链产品,全世界基本上只有中国某个地方找得到。打火机只是一个特例,它是个直面用户的终端产品,却因为“一次性”,大家不太关心产地。
这么说好了,在完全和中国断绝一切联系的情况下,几乎就没法打造出几个现代工业品。
特朗普同志看似疯狂的关税战,可能最大的客观意义,也可能是他本人的意愿,就是给全世界的老板上个课,让大家重新认知供应链的含义。
关税战第一天跟一个朋友聊天,问他如何应对,他说他就躺平摆烂了,无所谓,因为他那个细分行业,全球前十名的厂,有五个在国内。我说那人家可以找另外五个订货呗?他说不可能的。全球只有五个厂。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因为现代工业的分工异常的精细,一两个小小零件,可能就有企业专业深耕这个领域,然后这个企业里面的人出来创业,又搞出来几个企业,他们经验和认知接近,相互厮杀,就把外国同行干死完了。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全球工业的基本情况。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国家的工业一无是处,而是说,他们的工业通常是和中国的供应链形成一个整体,相互都有依赖。比如美国的芯片厂可能会买中国的材料,中国买美国的芯片,但造出来的电路板又卖给美国。
但总体来说,中国供应链比较全面,更靠上游,所以大家会说依赖中国供应链。
美国想搞制造业回流,需要的是狠抓基础教育,控制虚拟经济,夯实基础设施,提高政府效率,一句话:美国要变成另一个中国,才能拥有中国式的供应链。
但这是不可能的。
在没能力独立自主的情况下,美国人就要学会在老中面前“低下高贵的头”。关税战就是给他们提个醒:不要惹那个壮汉,根本惹不起。
不过大家也不要觉得美国以后就“老实”了。他们对老中的成年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
一次打脸是远远不够的,要持续的打,不停的打。
已有10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