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战”,何时告一段落?

2025年04月19日

01
今天有刷到一个新闻,蛮有感触的。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
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组织参赛的“天工Ultra”获得本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机器人赛道冠军,“松延动力N2”机器人夺得亚军,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旗下“行者二号”机器人获得季军。
图片
说是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其实参赛的选手还是“真人”比较多,除了陪跑和操控的工作人员,也有许多跑步爱好者,也一起跑了下来。
那机器人跑得快么?
这次夺冠的天工Ultra”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参赛过程中配速为7—8千米/时全程用时约2小时40分。经常跑步的小伙伴知道,这个配速连业余的跑手都比不过。
更不用说,这次参赛的还是专门“强化”过跑步的版本,在跑的过程中,一共换了三次电池,才能够完赛。
从数值上看,人形机器人别说替代人,连超过人类最最基础的走,跑能力,可能还很有距离。但是,这次比赛的意义,可能也是会载入史册的。
02
1830年8月28日的美国巴尔的摩港,举行了一次火车和马车的比赛。那个时候,蒸汽机车作为新兴交通工具尚未被广泛接受,许多人仍依赖传统马车。
为证明火车的潜力,工程师彼得·库柏(Peter Cooper)制造了一台名为“大姆指汤姆号”(Tom Thumb)的蒸汽机车,功率仅1.5马力,并主动向当地马车大亨斯托克登·斯托克斯(Stockton Stokes)发起挑战。最终选择了一匹灰马和火车进行比赛。
比赛初期,蒸汽机车因启动缓慢落后灰马约400米,随着加速,机车以约24公里/小时的速度反超灰马。
但是意外发生了,机车鼓风机的皮带突然脱落,导致动力骤降,最终灰马反超并赢得比赛。
虽然这次马匹最终赢得了比赛,但是火车后来的发展,相比大家都知道了。
在这次比赛的46年后,英国人用两根铁轨将吴淞和上海连接起来,用来牵引列车的蒸汽机车被命名为“天朝号”,时速达40公里。

这条中国最早的铁路,不久便被清政府以28万两白银买去,然后予以拆除。因为当时的中国人认为火车是一种“妖物”,而铁轨破坏了风水。

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一条铁路终于在北方铺设成功,只是上面滚动的铁轮子仍由骡子拉动,故称“马车铁路”。

图片
03

也是在今天,美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政府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

我们不少媒体在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用的标题是:

“白宫慌了!将设工作组紧急处理对中国加征关税危机”

而就在这个新闻出来的前一天,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也说:

我认为我们会与中国达成协议,我们会和所有人达成协议的。如果我们达不成协议,那我们就定个目标,然后就这么定了,这样也挺好。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事情应该能全部搞定。”

其实正如前几天文章“中国在关税战中,被“引蛇出洞”了?”中说的:

那么,中美的博弈就不会停止,即便“关税战”缓和了,马上就会有“港口战”,“港口战”平息了,还会有“TT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的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战”都不会停止。

那什么时候“战”能告一段落呢?

01

1869年,在“火车”输给“马车”比赛的40年后,美国爆发了激烈的“铁路战争”。

掌握纽约中央铁路的“海军准将”,意图垄断铁路网络的范德比尔特,与伊利铁路的实际控制者,以金融投机著称的“华尔街之狐”的丹尼尔·德鲁。围绕着伊利铁路的控制权,展开了一场,涉及金融操纵、法律欺诈与资本权力的直接碰撞。

范德比尔特投入700万美元,疯狂收购伊利股票,一度控制近20万股,但最终因对手无限量增发股票而失。

这场收购导致纽约黄金市场流动性枯竭,间接引发1869年“黑色星期五”。而在之后,双方争先贿赂法官争夺司法管辖权,最终由33名高级法院法官被卷入诉讼。

而1869年,美国的铁路里程已经达到75000公里,占当时世界铁路里程的一半还要多。大家可以猜一猜,中国铁路是哪一年超过了这个里程数?

2004年,135年之后。

也是在1869年,这一年5月10日,太平洋铁路(Central Pacific与Union Pacific铁路公司合作)在犹他州普罗蒙特里接轨,成为美国首条连接东海岸与西海岸的铁路干线,全长约1,776英里(2,858公里)。

这条铁路的贯通大幅缩短了东西部运输时间(从6个月缩短至7天)。

05

所以,中美之各种各样的“战”,什么时候才能告一段落呢?

大概是,那些能“达到并赶超”人类肉体能力,能跑步,能刷碗,能扛枪的人形机器人的产量,超过美国新增人口数目的时候。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2024年12月发布的官方数据,2024年美国人口净增330万人(其中移民是280万)。

也就是说,中国“可供实战”的人形机器人的产量,达到并超过330万/年的时候,大概就是中美可以“握手言和”的时候了。

工信部2023年10月《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之后我们看到了这两年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和放量。

根据现在各地规划的产能来看,预计在2030年,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成本将从5万美元,降低至2万美元。而人形机器人的产能会达到500万/年。

这样掐指一算,估计2029年……中美就和平了。

已有11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