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豪微解读丨从经济数据看未来宏观政策走向

2015年08月10日

7月的经济数据周末官方都公布出来了。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下降8.8%。其中,出口1.19万亿元,下降8.9%;进口9302亿元,下降8.6%;贸易顺差2630亿元,收窄10%。


外贸数据不理想有三个原因:一是后危机时代外需的萎缩;二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三是人民币之前的升值。这三方面原因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比较大。


那么,从这些数据上看,可以预见未来宏观政策上必然更加趋于宽松,譬如货币政策会更宽松,市场的资金供给会更充足,财政政策也会更加积极。特别是,如果美联储今年最终出现一次加息,中国的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力度会更大一些。


人民币一直保持稳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考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其中入SDR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今年11月入SDR最终因美国反对而没能实现,那么人民币可能会在接下来出现阶段性贬值。就现阶段而言,如果人民币不能入SDR,人民币兑换美元回到7:1或是比较合适的,特别是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低、国际资本正向有机会市场流动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汇率有利于经济走好,也有利于资本流入。


再看CPI,虽然7月CPI因猪肉价格上涨稍有抬头,达到1.6%,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不会因此引发通胀。所以,不会影响未来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预期。倒是房价,反而是政府应该关注的地方,也可能成为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阻碍。当然,最近不断炒作房产税的退出预期,就是一种预期的宏调。


就现阶段而言,中国宏观经济相对稳定的预期是毫无疑问的,今年维持7%左右的增速应无问题。而考虑到经济增长压力,宏观经济政策继续趋于宽松也是毫无疑问的。基于这种预期,未来资本市场向好仍是大概率的事情。

已有785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