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房地产萎缩40%!

2021年12月30日



我们从今年的土拍说起。



1




年底的土拍,是越来越富有戏剧性了。


12月27号郑州第三次土拍,在主动流放掉11块地之后(因约定的买家没钱了),5块净地全部由政府旗下的城投公司拿走,民企全军覆没。


12月2号的广州第三次土拍,也是广州本地的城投、城建类的平台公司来参拍。拿到地的民营房企只有一家。


11月武汉第二次土拍,成交的32宗地块,地方城投公司拿到17宗,剩余15宗由地方管委会、地产企业和其它实体产业公司拿下。


北京的第三轮土拍近八成地块由地方国企和央企竞得,第二轮更是达到九成。


年初还豪情万丈的民营房企,到了年中就掉队了,只剩下国企托底。


难怪有人直呼:地产的尽头是国企!


但是到了年底,正经的国企开发商也干不动了。


为避免土拍冷场的尴尬,只能让地方国企(自己的城投公司)上。


这并不是个例。


看看下面这个表,中指研究院整理的数据:


图片

备注:控股股东是城投的企业亦被计作城投;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


第三批土拍中,各地都祭出城投公司来托底,不约而同,心照不宣。


这种托底有没有意义?


首先要知道,啥是城投公司。


就是地方上搞城市建设而设立的一类公司,专门运营城建相关业务,比如新区开发、某类事业的运作等等。


这种业务一般投入大、周期长、但利润不高,它们的资金来源都是当地政府(或者以当地政府的信用背书来发债融资)。


基本上,你可以把它们看作地方政府的商业化“替身”。


所以,让城投公司来拿地,和把左口袋的钱掏到右口袋,没啥区别。


也就是通过对敲来营造一下气氛,名副其实的“气氛组”。



2




我在想,国企兜底,兜到年中都快兜不住了。


城投平台兜底,又能兜到什么时候?


从根子上讲,城投平台就是地方政府自己啊。


众所周知,今年土地供应量大降。


图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1-11月份,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11.2%,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9.1%。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0月末减少38万平方米。


如果再减去“城投拿地相当于没拿”的那些,那么今年的土地出让面积就低到尘埃里了。


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结果之一,是明年的新房供应量急剧减少。


结果之二,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急剧减少,地方没钱了。


图片


第一个结果,我们暂时按下不表。只讲讲第二个。


今年土地出让金大幅减少,固然有今年的特殊情况。比如严格执行六道红线,掐断了开发商的融资渠道。


但是从中长周期看,今年下半年的土地市场骤冷,或许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转折点。


明年后年会反弹一下,但中长期大概真的要走下坡路了。


此话怎讲?


要从“中国最懂房地产的市长”黄奇帆的一段演讲说起。



3




黄市长前段时间在某论坛演讲时谈到房地产。


主要讲了三个方面:


中国从现在到2035年,楼市将从每年新建16亿平米,逐步降低到10亿平米以内,然后形成新旧房屋的折旧平衡。


中国未来城市化能发展区域只有大城市的都市圈、城市群和连绵带。


无法和都市圈、城市群和连绵带产生联系的,发展都会变慢,甚至萎缩。


这三个观点,我是十分认同的。


假如未来每年的销售面积降至10亿平以内,意味着什么?


回顾中国楼市的发展历程,事实上我们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下降——我们经常说的下降,通常都是增幅下降:还在增长,只是增长的幅度变小了。


1998年,住房商品化全面启动,每年的开发量在一亿平方左右。


2007年,新房开发量达到7亿平米。


2012年,从7亿变成12亿。


2018年,增长到17亿。


如今,徘徊在17亿平米好久了。


从城市化进程的规律看,这个时间点、这个面积,见顶迹象明显。


假如未来十五年,降到10亿平米以内。高达-40%的降幅,会有什么影响?


这么说吧:


中小房企倒一批,开发商集中度提升


中小城市躺一批,城市集中度提升


这里说的“中小房企”,并不是指绝对规模小的,而是指高杠杆的、开发能力弱的、 过于追求摊大饼的、只在小城镇当地开发的。


这里说的“中小城市”,也不是指绝对人口规模,而是指能级低的、远离都市圈的。



4




就拿网红城市鹤岗为例,鹤岗最近又出了风头。


12月23日,鹤岗市政府官网通知,因为要实施财政重整计划,决定取消公开招聘公务员。


所谓财政重整,是地方债务过高而收入过低、入不敷出时的应急措施。


根据国办在2016年发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


市县政府年度一般债务付息支出超过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的,或者专项债务付息支出超过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的,债务管理领导小组或债务应急领导小组必须启动财政重整计划。


“政府性基金预算”,主要成分就是土地出让金。


可见,土地出让金对一个地方的财政健康状况,有多么大的影响。


在鹤岗之前,还有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和雁江区,在2018年便进行了财政重整。


具体怎么整法?


压减政府公用经费;

撤消基础设施项目;

处置国资国企资产;

暂停对企业的各类补贴、贴息等政策性补助。


说白了,就是没钱了,要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以前铺的摊子该停的停,该撤的撤,雄心壮志收一收。


就连招商引资的补贴,对实体企业的优惠政策也要暂停了(是的,土地财政间接补助了实体)。


直到其收入和支出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很多人、很多城市,都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收缩”。


未来,或许我们都要慢慢适应。


从此小桥流水,坐看云卷云舒。


已有853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