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企业家?

2020年12月21日

图片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的崛起,带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不仅东西方物质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等领域,西方也正在失去垄断权。

简单来说,西方国家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以及西方国家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来,几百年间发展起来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国家和社会治理模式,不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对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来说,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互联网行业在全球蓬勃兴起,时至今日,在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行业监管都在朝着正规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行行业“野蛮生长”的阶段正在告一段落。

中美在保护个人隐私、反垄断等方面,监管有趋同的趋势。

但我们必须看到,由于中美两国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监管,以及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对互联网企业家的期待和要求,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如果今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家,依然沿用西方那一套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看待中国政府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必然会出现非常大的对撞和冲击,结果会非常“惨烈”。

很多美国私营企业家可以做的事情,在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下,都可能会触碰“红线”和“底线”:

——美国企业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捐款,与政治人物建立联系,达成交易;

——美国企业家可以通过院外游说集团,影响国会立法,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公共决策结果和监管环境;

——美国企业家并不需要承担法律之外的额外责任;

——美国企业家在遭遇民事和刑事诉讼时,可以花大价钱聘请最好的律师团队为自己脱责、解困,甚至因此可以“逍遥法外”;

——美国企业家也会与媒体大鳄达成某种交易,在新闻中立的假面具下,影响公共舆论……

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就是“富豪统治”或“财阀当政”(plutocracy)。在这种制度安排下,金钱、财富等社会资源,可以变现为前所有未有的权力。

美国民众有投票选举政治人物的权力,却永远无法打破“政治与金钱合谋”的基本政治框架。美国民众看似享受民主,但却永远无法通过民主制度真正捍卫自己的利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枪支泛滥、暴力事件频发,但几十年来却无法真正做到“控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公共决策已经被利益集团所绑架。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幅员辽阔,但却无法建设一个高速铁路网,原因同样在于此。

美国制度的异化与堕落,才是“茶党”、特朗普、桑德斯、AOC等左右派民粹势力过去十几年不断兴起的根本原因。

中美之间在政治和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和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巨大差异,此前,被西方一些人士归纳为“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我们姑且暂时借用一下这个概念。

对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来说,只有深刻理解“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的差异性,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做到合规、安全、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

第一,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必须“本分”。

什么是“本分”?就是不该做的事不要去做,不该说的话不要去说。

企业家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本质工作是组织社会资源,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成功的企业家收获个人财富和影响力,并通过创造就业、缴纳税收,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溢出性效应。

任何时候,企业家的核心任务都是踏踏实实做好企业经营,凡是跟这个核心任务无关的事情,都应该少掺和。

“本分”有三个具体的含义:

——诚实劳作,合法经营;

——坚持共赢思维,打造生态,成人达己;

——坚守企业家本分,不沽名钓誉。

第二,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必须“讲政治”。

对于企业家来说,“讲政治”就是深刻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拥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这种“洗脑”的能力,让中国一些人对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抱有浅薄、幼稚甚至浪漫化的想法。

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家来说,坚定“四个自信”,绝对不只是说说而已。对于“北京共识”,要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个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家,是不是真的“讲政治”,只需要认真回答如下问题即可:

——是否发在内心地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否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

——是否发自内心地坚持爱国主义传统。

特别是一些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可能被迫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攻击,这个时候,企业家是通过“去中国化”、跟中国政府撇清关系来换取西方的接纳,还是立场鲜明地在全世界以合规和共赢为经营底线,同时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中国企业”身份,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

第三,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必须有“楷模意识”。

中国社会自古至今,对成功的商人都有额外的要求,“为富不仁”,是会遭到全社会唾弃的。

今天,越是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其创始人和核心高管越是要洁身自好,任何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绯闻”、“花边新闻”,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中国互联网企业家要做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下的“道德楷模”。

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家来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自我要求要越严格。

第四,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必须有“家国情怀”。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私营企业家都有“实业报国”的理想,虽然后来一段时间内不再这么提了,但是,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家,还是希望在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领域,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谋得一席之地。

在美国政府打着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幌子,开始扼杀、封锁中国科技进步的时候,私营企业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科技突破责任。

第五,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必须“耐得住寂寞”。

改革开放之后,一大批私营企业家走上了历史的潮头,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企业家必须自始至终把“踏踏实实经营好企业”作为最主要的追求目标。

现在,有一些企业家热衷打造个人的“人设”,追求当网红、当人生导师,这其实都是不务正业。

一家企业的成功,有必然性,但更多的是偶然性。一家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其他企业来说,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企业和企业家,都不能将自己理解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视为“普世真理”,因此不能对于“传道”过于迷信和执着。

现代社会,企业家的作用至关重要,但资本逐利的本性,也要求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家的监管及时跟上。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神化”企业家,但也不能“妖魔化”企业家。

监管的本意应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管,既要留出空间,让企业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也要避免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对消费者和全社会利益带来伤害。

已有904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