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负增长,40年首次!

2020年04月18日

01

前日在街上遇到堵车。大城市堵车本是正常现象,但这次堵车的起因是几辆体型庞大的混凝土搅拌车引起的。就是那种大肚子的搅拌车,疫情之前看它们很糟心,又吵又笨拙又占地方。但是疫情之后,看见它们有些亲切。
这帮大家伙的出现,意味着已经在抢时间搞建设了。
复工早已开始,然而工程车成群结队地出现,意味着进入抢时间的节奏。
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数据:GDP总量206504亿元,同比实际GDP增速为-6.8%,比市场预计的-6%还低一点;这应该是过去40多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个人认为,这个数据还是可喜的。尤其是考虑到整个2月份,全国都在封锁、流动性停滞的情况下,才下降6.8%,很不容易。欧美发达国家GDP下降幅度肯定远大于中国。
碰到这种世纪级别的黑天鹅,出现负增长,大家都能理解。举国之力防控疫情,避免了大面积传播;对照欧美抗疫情况,现阶段中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庆幸了。暂时损失部分经济增长,换取大环境安全,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02

具体到三个产业的损失情况:
第一产业为10186亿元,同比减少3.2%;
——第一产业影响相对较小,意味着大米、小麦、玉米等基本物资有保证,不至于饿肚子。减少的那一部分,应该是2月份物流中断时,造成的养殖业损失。
第二产业73638亿元,同比减少9.6%;
——工业产值下降这么多,原因在于2月份复工困难,3月份在逐渐复苏。



第三产业为122680亿元,同比减少5.2%。
——不少朋友估计对这个数据下滑不太理解。
疫情之中,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行业受影响很大,为什么就下降这么点?具体答案,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没有找到具体数据。但是可以同别处的数据做一个比较。大家看下面这张图:



住宿和餐饮在第三产业中的统计占比很小。而且这个数据可能统计的是规模以上的餐馆,而没有把所有个体工商户统计进去。之后复工时,都是大一点的餐厅先开始,所以体现在数据中,下降并不多。
信息技术应该不受影响。
租赁和商务,都是之前的合同延续。
至于批发和零售这块,电商会拉动一些数据。平时大家可能会在个体商贩或流动商贩那里消费,这些可能不计入GDP统计数据。疫情爆发,大家通过网络或大市场买东西,全部计入GDP。所以从统计数据来看,第三产业下降不大。
——这些是我个人的理解,是否完全准确,还需要多方验证。
2003年非典,对当季度影响也很大;但接下来的一个季度就恢复高速增长了。但是今年显然比非典那年影响大,因为非典没有影响全球贸易。

03

从统计局数据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实物,不包括非实物)同比下降19%,为785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
相当于说传统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和投资出现下滑。
至于贸易那辆马车,由于境外疫情爆于3月中下旬,对第一季度数据影响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二季度。进入第二季度之后,很多搞外贸的企业开始放假,考验就开始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恢复消费和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增长。
消费是社会命脉,所以各国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刺激消费。美国、欧洲、日本,甚至包括印度、越南,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民众免费发钱和粮食。说真的,这听起来很让人羡慕,只能在内心控诉这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在收买人心。当然羡慕归羡慕,给全民发钞票并不是长久之计,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消费复苏的前提是社会秩序复苏。
只要社会秩序复苏,消费就会慢慢复苏。
只有社会秩序复苏,消费才能真正复苏。
投资这块,可以由政府主导。现阶段还有比大基建更好的方案?没有。所以前些日子,全国各地砸下几十万亿搞基建。
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本质就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建设,简而言之,就是基建狂魔。
基建狂魔的本能就是搞大基建。危机到来,只能依靠本能应对。搞基建,可以拉动很多行业,可以提供很多就业。所以当马路上那些粗苯的混凝土车辆出现时,其实就是在拉动就业。
如果一定要挑刺,那就是中国目前稀缺的并不是房屋、隧道、桥梁这些传统基建项目,而是5G这种能影响未来格局的新基建。没有5G基建,大数据、云计算、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这些都会大打折扣,未来产业升级也会困难重重。
前短时间传言,美日要让制造业从中国撤退。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现阶段美日在中国的企业,相当一部分技术含量很高。
如果这些企业从中国撤退,那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如何留住这些高科技企业?除了传统的那些手段,率先完成新基建建设将是决定性一步。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把诸如5G基建摊子铺开,那也是转危为机的一个筹码。

已有883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