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公立、民营医院谁在承担社会责任?还要限制公立医院发展吗?

2020年02月25日

截至2月22日,全国各地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人数(含解放军医疗队伍)已超过3.8万人,这是前所未有的数字,几乎动用了全国医疗的精锐力量驰援湖北,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
 
在抗击疫情之中,我们很多人也发现,曾经占医疗市场半壁江山的民营医院似乎没了踪影,特别是中国最赚钱的莆田系医院都跑哪儿去了?
 
而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之际,冲在最前面的都是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几乎看不到踪影,而现实是,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争平时看似让患者得到了实惠,可能在重大危机面前受委屈的可能就是患者。 
 
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医院均归国家所有,承接了我国居民绝大多数的医疗服务就诊量,是医疗服务供给方的核心力量。


改革开放之后,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继续为全民所有医疗服务付费,医疗行业也开始偏向产业化和市场化。

既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又仅提供少量财政补助,90%以上的资金让医院自己去市场上想办法。


这场开放,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在体制上依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归属,控制人员编制,在医疗价格上严格控制收费科目定价,最终形成了“以药养医”的局面。

2000年2月,国务院体改办、卫生部等八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民营医院的也进入更加规范化的发展时期。

2003年的SARS事件,国家开始反思公共卫生建设投入不足的弊端。自此开始大讨论,得出中国医改不成功的结论,并于2009年启动新医改。
 
2009年4月,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启动。“多元办医”成为日后屡被提及的词汇。同年,民营医院数量迅速增长至6240家,占比30.75%。

2014年6月,原国家卫计委就下发了《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提出“四严”:严控公立医院床位审批,严控公立医院建设标准,严控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就在这一年,民营医院共计14518家,首次超越公立医院的数量。民营医院占比增速上,从30%开始,往后的每10%增幅分别用了3年、3年、2年。

同时,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工作开始发力。

在新医改之后,国家层面不仅给民营医院加油,同时也给公立医院主动踩刹车。一增一降之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数量彻底发生了变化。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截止2016年10月份,公立医院的数量为12786家,民营医院15798家。与2015年10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了451家,民营医院增加了2038家。照此计算,公立医院月均减少45家, 2016年预估中国公立医院数量减少近540家左右。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要建立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严禁举债建设和豪华装修,对超出规模标准的要逐步压缩床位。 
 
医改10年来,政府投入资金超过10.4万亿元,全国个人卫生支出从2008年的5875.86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16662.9亿元,翻了2.8倍,公立医院依然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重灾地,药械回扣、权力寻租腐败泛滥,回扣刺激导致的过度医疗(大处方、药物滥用、过度检查等)使得患者看病费用绝对值持续上升,医保资金入不敷出,让海量投入打水漂,形成了公立医疗体系的巨大浪费。
 
因此,在2019年6月,十部委联合印发 《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意见》中突出强调:严格控制公办医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
 
实际上,公立医院的数量在逐年下降,就诊总人数却一直在上升,

从2010年到2017年数据来看,公立医院门诊量仍然是民营医院的6倍多。

住院量也是私立医院的4.7倍。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末中国医院卫生技术人员578.5万人,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468.5万人,比上年增加19.4万人,占比81.0%。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10.0万人,比上年增加17.6万人,占19.0%
 
民营医院总数超过公立医院,人员占全国医护人员的1/5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比例,3.8万医护人员,应该民营医院至少出7500人。

实际上民营医院的医护人员屈指可数,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2月初公布的一份通知称,有63家医院的899名医护人员向协会报名请战,按手印,写请战书要求支援湖北。



其中,陕西省派出了西电集团医院、京东中美医院8家民营医院共计150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


上海也有一只200人的医疗队驰援武汉为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及社区医院提供医护支持。
 
实际上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面前,还是要靠公立医院来应对和解决。
 
而民营医院主要以营利为主,目前主要由境外资本、地产商资本、医药企业、保险公司等资本所驱动,盈利为最终目的,在社会公益事业面前必然是要看成本和收支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民营医院是这样的。
 
医改10年,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

 
特别是对公立医院体系中的国有企业医院、军队、武警医院进行改革,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


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国有企业医院和军队武警医院大幅调整,公立医院数量持续减少,但服务人数持续上升,公立医院已经日显疲惫。
 
2010年,洛阳市被确定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之后进行了“卖光式”医改,把洛阳市中心医院、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等14家市属公立医院全改为民办非营利性医院。
 
结果,冲动式医改8年后,陆续有多家民营医院恢复公立身份。

 
2018年10月11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分别与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洛阳市第二中医院签署产权转让协议,这标志着这两家医院正式回归公立医院序列。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铁路医院)也在之后恢复公立医院身份。 
 
早在2017年9月、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已经先后恢复公立医院的身份。

公立医院的改革医疗体系和公益性质,还有医院长期的发展,决定了公立改民营不一定是个最好的做法。
 
早在,2011年3月23日,相关部门发布《XXX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要求高校和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也就是说,取消公立医院事业单位人员的事业编制,但医院的性质还是公益事业单位。
 
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并在北京医院等全国148家医院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全面推行聘用制,实行合同管理。
 
最终不是事业编制的人员要履行国家、社会的公益责任。他们得不到高收入,和保障,为什么要去做这些呢?

 
那剩下的恐怕就是对医疗事业的热爱,真正的把人民群众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样都是医生,同样都在治病救人,截至2月11日,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确诊病例1716名),至今已经殉职13名医护人员……。
 
显然,在有公共卫生危机的时候,公立医院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盈利的民营医院可以不承担这个社会责任。
 
在过去,我们把公立医院的改革称之为新医改,对其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但是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需要时间,改变一个体系也要时间,我们关注的是老百姓健康这个社会责任最后应该由什么医院来承担!

公立医院改革任重道远,路在何方?


已有948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