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历史细节——日文汉字翻译的影响:从流感、国家社会主义到共产党!

2020年02月15日

应该是在2005年,我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听一位日本访问学者——东京大学研究现代东亚政治的高原明生教授的讲演。他讨论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中日两国因为“同文”(都使用汉字),结果意想不到导致许多误会。原意在于中国人看到日本人使用汉字,就会按照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去理解日语里的意思。但实际上两国对汉字的使用有自己的理解和习惯,不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理解不一致就会造成误会。他举了若干例子,我不全记得。其中一个是“亲近感”。他说,日本每年都会民意调查“对中国人的亲近感”,通常得出结果是有亲近感的人占比很低。这种消息传到中国,反而成为助长反日、疑日的情绪。他认为,“亲近感”三个汉字在日语里表达的亲近程度是高于中文的,门槛更高,得是非常亲近和认可,才会称自己有亲近感。这是一个对汉字使用不一致导致的误会。因为距离太近,简单粗暴地假设对方和自己一样,反而会造成误会。这是中日关系的一个有趣悖论。类似的现象其实有很多。众所周知,日本先于中国学习西方。而近代中国又是借道日本学习西方的,由日本引入西方各种科学、医学、政治学及现代概念。日本人在学习引入西方概念时,极大量的使用汉字,组成了各种汉字词翻译西方概念。今天从民主、科学到社会主义等根源西方的概念,都是日本的舶来品。而在一些情景下,由于日本当年对汉字的使用与当代的中国有一些不同,因此也会造成一些概念上的误解和偏差,迄今影响人们的生活。本文打算从流感开始,举一些有趣的例子……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897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