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美国能抢走中国多少海外市场?

2020年02月03日

持续了一个月的疫情已对中国经济构成了全面的影响,今天A股开市,包括金融机构和普通投资者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场疫情过后,中国的经济还能不能恢复到之前设定的目标?


对于这个疑问,我认为,疫情过后的中国经济仍充满了希望。





不可否认,这场疫情已经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短期内的巨大冲击。


最为明显的就是在疫情冲击下,损失惨重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娱乐业,餐饮业,以及房地产等行业。


但我们必须要明白的一点就是,第三产业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为了阻击疫情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绝对是值得的,只要人在,需求就始终存在,疫情解除后,第三产业会迅速恢复正常。


那些14亿人口需求所制造出的庞大市场并没有消失,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会使得市场上如今存在的一些资金流并不充裕的企业倒闭关店,可这些都只是暂时现象。


需求仍在,几千万服务业人员并不会面临失业的局面,只要人们还会吃喝玩乐,即使西贝这些企业倒在资金断裂之下,但等疫情解除后,巨大旺盛的需求就会催生出新一批的餐饮服务娱乐业。


损失的只是一批实力不够的服务业主,何况服务餐饮业本来就以迭代洗牌迅速而著称,从业人员的流动性也一直高居各行业榜首,新的企业依然会在餐饮业中崛起,而不是整个餐饮业全面沦陷,几千万从业者无处就业。



这个道理应用到旅游业和影视等产业同样适用,暂时的需求抑制只会造成行业洗牌,而不是需求消失,更不是这个产业的破灭。


服务型第三产业没有技术门槛,即使洗牌也很快重建,恢复到之前的规模,甚至是需求大爆炸导致餐饮服务业规模不降反升。


西贝贾老板的话,实在是危言损听。


这场疫情冲击下,真正危险的是第一第二产业,这些产业短时间重建困难,即使重建也需要时间,这样就会造成全球经济因为短期内的失衡出现的经济危机。


比如因为疫情使得复工人员,和工厂恢复生产受到影响,大部分这些等待复工的工厂承担了初级工业品的生产任务。


在受疫情影响生产力减少之后,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在内的初级工业品产量降低,必然导致原材料在内的初级工业品物价飞涨。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上不生产初级工业品,越南和印度的生产力暂时无法成为世界工厂,所以结果不言而寓:由物资紧张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比如为了控制疫情,一些地方政府还下令封闭国、省、县、乡道路的县际进出口,甚至有挖断公路的做法,这就导致物流运输效率被严重影响,最终影响了社会的生产效率。而另一方面,物流运输公司人员延长放假,或者因为疫情导致无人上岗出现的运输力不足,使得社会物流系统也受到了影响。


根据Mysteel统计,截至1月30日,南方某省22家建筑钢材企业合计库存137.5万吨,较2019年春节后第一周库存量增加37.9万吨。


其主要原因是物流受阻、造成货物无法正常运输,库存快速累积,部分在途原材料目前也积压在港口待卸。根据企业反馈,部分钢厂在未来一周将会面临产成品无处可放、同时原材料供应跟不上的情况。另外,北方某省的钢铁行业,虽然程度上有所区别,但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而且由于疫情封闭交通的影响,即使依然在生产的企业,也出现了因为人员不足导致的开工率不足现象。


而从2005年1月以来的数据看,每年春节后的3、4月,是年内的出口订单下单高峰期,两者甚至明显高于第3高峰的9月份圣诞节订单。3、4月中,又以3月订单指数的均值最高。


可以说,疫情每持续一天,就会给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这还只是工业产业领域,如果疫情持续下去到三月,受疫情冲击的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在疫情爆发之前,从2019年开始,全球粮食产量就开始下降,全球饥饿人口达到将近9亿的地步,只是在此之前,主要经济体的粮食供应都比较充足,即便是部分粮食产量不足的发达国家,也能通过国际市场,购买到足够的粮食。


真正缺粮的,只有发展中国家与贫穷国家,特别是非洲的贫穷国家,因此粮食危机并未扩散。


但随着澳洲大火,以及中国疫情,以及最近几天疫情之中禽流感的爆发,使得畜牧业大受影响,扩大了全球粮食危机的范围。


疫情持续下去,农业畜牧业生产受到影响,或者说单是畜牧业因为此次疫情造成的巨大损失,都会让国民营养最重要的来源肉食类生产大幅减少,从而使得谷物类需求大幅度上升。


结果就是,在全球粮食产量减少的同时,全球粮食需求却大规模上升,必然造成国际市场上流通的粮价大幅度提高。


这样一来,社会物资总量的短期减少,必然导致社会物资的紧张,以及大规模的物价飞涨。


而因此导致的经济危机,有可能反而使2020年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除了因为疫情冲击导致的生产性失衡的结构性风险之外,以金融业为首的系统性风险也逐渐开始浮出水面,引发人们的担忧。


人们对这种系统性风险的担忧,主要来自于对债券市场会不会出现大规模违约,导致金融系统崩坏。以及股价大跌,会不会引发连锁的流动性枯竭。


相比债券市场的违约情况,人们更关心的是明天开市,A股会不会出现大雪崩现象,甚至已经有媒体高呼让众多股民为国接盘,不要抛售。


但这样建议的媒体忘记了一个基本的经济学规律,股市涨跌是受经济影响,而非人们意愿。即使人们愿意为国接盘,但主宰股市的绝对不是众多散民,而是以机构和外资为主的大户。


至少明天的A股是否大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外资和机构持股。


在A股封市时,这两天的全球资本市场受到疫情的影响,已经开始了全面下跌。


这种下跌的行为是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


系统性风险即市场风险,是影响所有资产的,不能通过资产组合而消除的风险。例如说战争、自然灾害、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等。因为这类风险一旦爆发,就会影响整个市场,因此也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而在其中,最为众人所提起的,就是全球各个金融市场股指期指的持续下行。



股指期货的设计初衷之一就是为了对冲系统性风险。譬如某一国家突然发生了战事,这种情况对资本市场是无法规避的系统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通过做空指数来达到保持资本不缩水的目的。


商品期货也有类似的功能,实际上商品期货交易所开设之初,就是为了对冲来自现货市场上的风险,只不过由于资金运用的高杠杆和交易量的逐年增大,才使得期货市场逐渐变成投机的场所。


而在武汉疫情发生后不断增长的数据面前,全球金融机构都对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做了严密的分析。作为市场上的弄潮儿,资本在这方面无疑是嗅觉最为灵敏的。


当他们察觉到疫情对经济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巨大损失后,这些金融机构开始在各个指数市场建立空仓,看空经济的发展,以求能以此对冲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损失。


这几天富时指数A50的持续下跌,就是这种担忧的酝酿。


这种担忧来自于他们对中国上市公司受疫情冲击,导致公司成本增加的担忧。


因为一个公司的运转,在疫情冲击下难免效率下降,在各项成本大幅上升之后,必然引发对该公司资金流以及债务偿付的担忧,这种担忧又直接影响到净利润的预期,进而引发股票的价格下跌。



这样一来,抽水式的海外资金逃跑加上不利的预期,还有小股民被恐慌心理驱动的抛售行为,这种种的原因必然促使资本市场在明天大幅下跌。


即使我们堵住海外资金流出的渠道,也不能阻止他们卖出的市场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2月3号开始释放大约2万亿的流动资金,就是为了防止股市债市发生雪崩作出的应对。


但最终能取得多少效果,则取决于市场的信心,即市场对未来经济能否走出衰退的信心。


但在我看来,中国经济虽然短期内会受到疫情影响,可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核心以及根本盘仍在,在疫情解除后,经济必然快速恢复。






支持中国经济走出衰退的根本盘就在于市场。


说的简单一点,在国内14亿市场不变的情况下,中国能否保持之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于能不能保住这些年通过一带一路争取来的庞大海外市场。


以中国为例,到疫情爆发之前,地区间贸易已占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中国进口物资的百分之五十五与出口物质的百分之八十为地区间贸易,因此中国所需的绝大部分战略物资,以及绝大部分市场均在控制区域之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最为稳固的安全保障,也最大限度的促进了经济发展。


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区域贸易,中国顺利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


说得直接一点,地区间的排外性贸易,为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帮助高科技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


如果没有这些一带一路市场,中国肯定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以如此快的速度完成产业结构升级。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带一路,像之前要在全球范围内与欧美企业竞争,中国企业肯定占不到多少便宜,这就是中国版的乡村包围城市战略。


虽然在这两天受武汉疫情的影响,全球一些国家出现了歧视华人,甚至是排华行为的发生,就连美国和欧盟等国家都借机用疫情抹黑中国,并声称中国的疫情有助于制造业回流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内依靠海外市场的企业主,也产生了悲观的情绪,他们认为在疫情冲击下,他们的海外市场订单会不会借机被美国抢走,从而让中国企业失去宝贵的生存空间。



但在我看来,美国可能短期内会抢走中国一些海外企业的订单,但能造成的影响极其微小。


因为美国不生产低端制造,它能抢走的都是部分中高端制造,而这部分核心产业,即使在疫情冲击下,企业依然保持了正常生产,比如在武汉的长鑫存储等芯片半导体产业就获得了特许生产许可,在疫情下保证这部分高端企业原材料供货以及生产不受影响。


低端产业美国看不上,印度越南暂时抢不走多少,毕竟建厂不像开饭馆,找个厨子简单装修一下店面就能干。以印度和越南的生产效率,等他们大规模爆产能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以后了,那个时候的中国早就走出疫情影响。


到时候越南和印度大规模上马的项目,很有可能面临巨大的竞争而纷纷倒闭,反过来加剧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危机。


所以中国中低端产业只是暂时影响,而不会大量失去宝贵的生存空间,中高端产业依旧在生产,这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远没有像一些专家所高呼的倒退二十年那么严重。


而最关键的是,美国抢不走中国的海外市场。


因为在进行一带一路区域贸易的时候,中国给周边国家带来了非常现实的好处。


比如,中国肯定会淘汰很多生产效率低下的低级产业,但是中国又需要初级产业提供的产品,因此周边国家成为这些产业的理想转移目的地,对于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这些国家就有巴铁,缅甸,尼日利亚等国家。


拿巴基斯坦来说,中国企业的投资占到了其境外投资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正是08年后中国企业大举进军巴基斯坦,才使得巴基斯坦迅速完成了工业化,也才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工作岗位,巴基斯坦有几千万人在对中国的贸易体系中生存。


而对巴基斯坦民众来说,这意味着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比如在08年时,巴基斯坦的人均国民产值才不到900美元,而到了19年底,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1472.89美元。


这相当于巴基斯坦在这十年间GDP提高了将近一倍,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三倍,相当于巴铁独立建国后二十年的增长。


可以说,在08年后的经济大发展中,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体表现得格外瞩目。


而美国虽然可以给这些国家提供暂时的经济援助,但无法为这些国家庞大的中低端产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中国以及与中国合作的国家都不是原有西方国际经济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因此有改变全球经济体系的意愿,也有机会通过改变成为既得利益者。


如果没有改变,别说巴基斯坦与尼日利亚等国,连中国也不可能获得多少好处。


说得更直接一点,原有的国际经济体系完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为核心,不管是全球贸易原则还是金融体系,都在为西方集团服务,以八国集团为代表的西方集团才是真正的获益者。其他国家中,除了欧洲的少数小国,其他国家都是受害者,或者说是西方经济制度的被剥削者。



这个时候因为中国疫情的影响,受到美国拉拢抛弃中国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傻瓜。


投靠美国意味着维持原有美国推出的经济体系,这不仅导致中国会受到损失,而那些这个时候投靠美国的国家更得不到任何好处。


印度就是这些国家的前车之鉴。


与中国相比,印度与西方的关系密切得多,不但能得到西方的投资,还能获得西方的先进技术。可是在过去数十年内,印度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的发展机会,也从来没有因为西方的支援而发展壮大。


由此可见,在以西方为核心的世界体系内,维护西方集团利益才是根本。


也正是如此,中国才有机会拉拢足够多的周边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惠及其他国家的新秩序。


依靠中国发展起来的那些国家,也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发展出的宝贵海外市场,他们的经济利益已经决定了国家利益,在这场中美博弈中,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抛弃中国,反而会借机大力援助中国,提升在中国区域贸易体系中的地位,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正是如此,巩固集团,进行全方位合作,成为这些国家的必然选择,巴铁和柬埔寨这两天的表态就是明显的例子。


在低端市场抢不走,中高端企业依然坚持生产,中国企业的海外生存空间还不会丢的情况下,只要疫情结束,中国经济必然快速恢复。


至于那些专家造谣的经济倒退二十年,我只能说他们不是蠢,就是用心险恶。


已有936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