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到底应该为中国培养什么样的年轻人?

2019年12月14日

日前,一篇题为《不寒而栗的爱情》一文,在网上引发热议。这篇由《南方周末》刊发的特稿,讲述了北大法学院大三女生包丽与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大四男生牟林翰一段“畸形”的爱情。根据记者描述,包丽在这段感情中疑似被牟林翰“精神控制”。在双方最后一次吵架后,包丽服药自杀,至今仍昏迷不醒,被医生宣布“脑死亡”。这是一个令人悲痛不已的故事。特别是对于包丽父母来说,培养一个能考入北大法学院的女儿,几乎是所有中国父母的梦想,但女儿最后却因为一段畸形的爱情选择自杀,这又是一个可以击垮任何中国父母的巨大悲剧。我自己作为父母,看到这篇报道,内心也“不寒而栗”。让我觉得特别痛惜的是,无论是包丽,还是牟林翰,虽然都“贵为”北大学子,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两人却都有明显的性格缺陷。牟林翰的偏执,对包丽的精神控制和折磨,几近“变态”,这也是包丽最后选择自杀的直接原因。一段完美的关系……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943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