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00天,第一批90后就30岁了,让人扎心的是大部分人越来越穷了!

2019年09月23日


三十而立的年纪,你赚了多少钱? 


 
最近,微博的热搜突然爆红了关键词 ,#第一批90后马上就30了#,但是而立之年的90后过得还好吗? 

 
之前有媒体报道: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令人吃惊的1850%,他们欠各种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约合平均12万元人民币)。
 
换句话就是说,90后人均负债12万,每个月努力工作就是还利息和各种贷款,还哪有什么生活,活着就好。

本应该在30岁有房有车,走上人生巅峰的90后和众多的80后,70后一样屡次被现实所击垮。

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2018年初,湖北25岁的研究生小罗,在武汉一家小旅馆自杀身亡。他家人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支付宝里只剩下7毛钱,可手机里却有13个网贷app,总共欠了5万多块钱。
 
负债,成了压垮这个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样,还有很多远离家乡努力奋斗的90后,本身收入低,但是宁可花着
借来的钱,也要假装生活很美,因为有时候面子似乎比生活更重要。微薄的工资不够开销,就拆东墙补西墙,花呗、小贷、P2P,各种金融产品,最后负债累累,每天除了还债,似乎生活已经没有了未来,负债已经打垮了很多90后。

 
三十而立的90后在很多人看来是垮掉的一代,但是70后、80后何尝不是呢?
 
房贷、车贷、房租、养娃,报培训班,表面光鲜,哪个不是欠了一屁股债。不敢病,不敢死,更不敢失业。
 
求赞的、求优惠的、朋友圈的广告越来越多,曾经的高收入和看似稳定的人群,都陷入了现金流危机中。很多人住着豪宅,吃着咸菜,想着如何节省每一分钱来凑足自己的房贷……。信用卡、花呗、借呗、消费贷倒来倒去的,熬过一天算一天……。

朋友圈变成了广告圈,背后是现金流的枯萎,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收入。 
 
这个世界最荒诞在于,越贴近真实,真实越荒诞,别人觉得你腰缠万贯,生活富足,其实大部分人口袋里压根没几个钱,人这一生,太不容易了。


 
前几个月,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太火了,尽管是家庭剧,表面上是在讨论重男轻女、啃老、养老、女性独立这样的社会议题,实则还是贩卖焦虑,把所有社会热点议题堆在一起,苦大仇深的一家人最后上演抱头痛哭,完美和解。
 
生活真的是一切都挺好,还是一切都挺假?


要成为都挺好的一家人,我看到的是只有钱才能维系这一切都挺好。 
 
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终其一生只能勉强混个温饱。像《都挺好》里面的苏家人那样的赚钱和生活,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曾经有一个调查,你知道中国新的贫困标准吗?  
在北京,年薪100万是脱贫;

在上海,五千块钱、一万块钱一个月的是讨饭;

在深圳,一个月工资不够买一平米,是活不下去的;
……

 

有多少钱才能过上看起来差不多的生活?
 
大部分人觉得这个标准大概是下无底线,上无封顶。


对有些人来说,100万遥不可及。对另一些人来说,分分钟可以挣多少个100万。
 
即使有多少个100万的身价也能高枕无忧吗?
 
恐怕不能,生活从来都充满危机与风险,何况很多人还没有100万呢。
 
太多的人一辈子无论做何种努力,起早贪黑,苦苦挣扎才能勉强够温饱,大部分人不是生活而是行走上生存边缘上。
 
多么扎心,但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就是现实。



 
知乎上曾有有个超万赞的问答:“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
 
知乎答主夫妻都是博士毕业,大学任教,父母做生意,岳父母电力系统工作,算是富裕的中产阶级,是一个不穷的家庭。
 
2011年10月,知乎答主的岳父确诊为癌症,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几个关键器官,都发现癌细胞。
 
后来岳父积极化疗治疗,前后花了100多万左右,2013年7月还是去世了。

后来知乎答主总结了几个比较痛彻的观点:  


1、人间真有地狱,就是医院。能想到的地狱酷刑,医院都有。以前没见过的,医院都有。 


2、因病返贫、因贫致死的太多了。

 

3、钱真好,那是活下去的希望

 

有人说,真正的有钱人,就是进医院,心不慌的主儿。以前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是真的当你病了之后,你才会有切肤的感受。
 
这些努力和命运抗争的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钱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钱能带来相对安全感,有时候能保命。 
 
为什么要努力挣钱,不止是为了让你过上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钱就是你活着的唯一保障。



张爱玲曾说,我喜欢钱,因为我不知道钱的坏处,我只知道钱的好处。 


因为,有了钱,我才可以拥有说“不”的权利。
 
因为,有了钱,我才有能力去爱我所爱,呵护想呵护的人。
 
因为,有了钱,我才不会因贫乏而将就,困窘而委屈,委顿而失爱,无力而悔恨。
 
......

 

有人说钱赚得差不多就行,够花就行;有人以为找个普通的工作,就可以高枕无忧一辈子;也有人觉得交了社保,几十年后退休生活无忧......。
 
人都是有欲望的,高品质的欲望能推动你,不断改进自己。低品质的欲望,只会摧毁你,养活了无数产业。
 
可现实是,总有人被生活无情的欺凌到痛哭流涕,才会懂得赚钱的重要性,甚至明白赚钱不是简简单单的为了温饱,是为了让你能够活下去。
 
放眼你周围的人,你会看到努力赚钱的人是那么的拼命,他们之所以拼命,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权利贫穷。  
中午为了赶时间拼命跑的外卖小哥,争取一秒也许就能多接几个单子。
 
平时兼职来跑滴滴的人,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每个月多赚2000块钱,自己的孩子就能上个好的补习班。
 
烧烤摊子前,摊主被烟火熏红了眼睛,但他不觉得难受,他知道烤的越多,他孩子的未来就会越好。
 
凌晨加班的人,几个月就换工作的同事,也许都明白,为了钱我可以加班和跳槽,只有这样才能不穷下去。
......

 

你没有经历过,千万不要说赚钱真的不重要。



有数据显示,美国年轻人平均收入占社会平均收入11.5%,30岁以下的年轻人收入比退休人员更穷;英国年轻人平均收入占社会平均收入比例3.6%,退休人群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幅相当于年轻人收入增幅的3倍。

 
为什么现在的90后年轻人,都变得越来越穷了?
 
原因很简单:社会资本回报率远高于劳动回报率。
 
富有的人通过金钱会越来越富有,而相比之下,年轻人作为不拥有资本、或者拥有极少资本的社会阶层,靠劳动赚取回报永远比不上那些坐拥资本的富人阶层。
 
于是收入差距变大,并且会越拉越大,这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的“马太效应”。

在《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中提到一个经典模型——ESBI模型。它清晰的解释了赚钱的四种模型,以及什么才是用更高级的赚钱方式。

 
其中,雇员模式是典型的拿时间换金钱,风险看似小,实则存在年龄风险和系统性裁员风险。
 
比如,在一个公司,工作10年的老员工,月薪3W已经到顶了,但是同样能力的新员工可能只需要一半的工资。所以年级越大,被裁员的风险越大。
 
同理,如果经济向好,行业发展快,市场需求旺盛,你就容易找到工作,反之经济下行,或遇到行业衰落,往往就难以谋求到一个好职位。甚至都有被压缩的风险
 
一句话,一辈子想安安稳稳做个打工者,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得越发不切实际。
 
而最高明的就是投资者的模式,不管你处于哪个象限,都应该具备投资人思维模式,有意识的增加自己的被动收入。
 
被动收入有房租、股息、理财收入等等,不需要依赖你的工作,自动产生的收入,所以被动收入也叫“睡后收入”,即,即使你在睡觉,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所以我们在简单机械重复每天工作的时候,是否真的分析过自己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如何才能增加自己的“睡后收入”,实现不工作也能支撑稳定的生活。

那如何能避免焦虑和人生崩溃呢?

提供五个思路:
第一:想办法让自己的工资上涨到一个水平线;
第二:你得有一定存款;
第三:开拓收入新渠道;
第四:挣慢钱,别挣快钱;
第五:真正的财务自由,是现金流的健康持续。
否则,一旦外界环境有变,突然没了工作,你就会陷入挣不到钱的窘境中,而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



我们70后、80后和90后是最苦的几代人,从小拼命努力、努力读书,成年努力工作、努力赚钱,都是为了解决“穷”这个难题。


曾经有一位九岁孩子的一句话刷屏:我太优秀了,我爸爸妈妈根本不配有我这么好的儿子。


 

如果没有钱,甚至连你的孩子都会鄙视你。

 

王尔德曾经说过一句话,深以为然:“我年轻时还以为金钱最重要,如今年纪大了,发现那句话一点不假。

 

很多人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抱怨自己的穷苦,殊不知这个世界没有必然的因果、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一直贫穷。


人生真正的穷,是人生穷且无大志,认为自己穷的有理,不思进取,当你选择了安逸,就要不要抱怨生活对你残酷。


 

说起赚钱,人赚钱越来越难,钱赚钱越来越容易。

 

越有钱,收入增加越快,投资财富的积累犹如滚雪球,同样的速度下,雪球越大体积增长越快。 

 

所以,无论男人女人,只要每天还在奋斗,还在坚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永远是自己父母、自己孩子、自己亲人眼中的英雄。如果早点学会投资和理财,那也许能在除了日常工资收入外获得另外一份收入,能给自己的生活锦上添花。


所以,没事儿还是多挣点钱吧,少点迷茫和忧虑,没事还是多攒点钱吧,为随时出现的意外做好规划和风控。


真的活得明白的人,懂得自律和规划。活成什么样的人生,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当你前半程偷懒了,下半程一定要努力跟上,如果你全程都想偷懒,那永远不会有出头的机会了。


已有881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