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能对港人真正“网开一面”?

2019年09月13日


9月9日,李超人去大埔慈山寺祈福时提到了 “网开一面”的意思,特首林郑月娥在(9月10日)称,她不评论个别人士发言,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政府不认同和支持任何违反法治行为,一定会依法追究。 


 

对此,香港的年轻人反问:李家的房价能对香港的年轻人网开一面?

 

这个夏天香港引发的问题,表面上是因为修例而起,际上是特区政府和财阀的博弈,这些财阀控制了香港的方方面面,把触角伸到了每个角落,年轻人对未来看不到希望,在各方势力的挑动下,把怨气撒在政府身上,实际上是搞错了对象。




香港房价有多高?

香港,采用英尺做面积单位,一英尺约等于0.3米,一平方米约等于10.7平方英尺,一套90平米普通房屋,在香港就是千尺豪宅。


香港人均住宅面积,大概13平米,而绝大多数房屋的售价都在每平方米20万港元以上。

香港的房屋租金也是贵得离谱,在香港最穷的深水埗街头巷尾,这里每尺(约0.09平方米)的租金,就是300港元。而很多人租的房子面积小于8平方米,租金却要2500~4000港元一个月。


 

在香港,有近20万居民的居住面积只有5.7平方米,这些房子被称为笼屋。

 

“冇楼咪白撞,有楼有高潮”!香港房价不断上涨,深刻影响了香港的社会生态。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因为高房价,很多人只相信买房改变命运,却不再相信知识会改变未来。很多被房价榨干了灵魂的年轻人,由此丧失了进取的动力,甚至沦为废青。

 

香港的贫富差距一直在加大,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的预测,香港最富有的10个人的资产竟占GDP总额的35%,这独一无二的世界第一。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2018年11月发布的数据,香港720万人口中,大约有101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17基尼系数是0.539,离联合国基尼系数警戒线0.6差不了多少了,而美国只有0.41,欧洲则在在0.24到0.36之间。 

 

而造成香港经济滞后,越来越多人贫困的正是房价,目前香港的房价也成为了世界第一,不管是房价的疯狂上涨,还是海港城日赚1亿租金的背后,都有着香港普通人不可磨灭之痛。 

 

在香港的前50大富豪里,有24个在做房地产。这些地产商吃尽了红利,早些年买下香港的地皮、建房子,然后出租,吸干香港普通人的每一滴血。 

 

而这些房地产商显然不满足在地产上赚钱,还把黑手伸到了香港的角角落落,成为一个个巨大的财阀,香港人的衣食住行都被财阀所垄断。 

 

香港的四大产业,金融、贸易及物流、旅游、服务业的利润最后都被财阀吸干了,特区政府22年来试图一直在改变这种局面。 

 

而大多数香港人的思维和格局还不够开阔,甚至每次对特区政府的政策胡乱开炮,却从不知道自己打错了目标,反而沾沾自喜,不亦乐乎。那隔壁的澳门为什么人均GDP是香港的2倍以上,过得越来越好,而香港人却越来越心焦和急躁。




香港的几任特首都在努力改善民生、改变香港住房的这一现状。

 

第一任特首董建华在1997年就为香港开出了良方:建屋计划、数码港、教育改革、高官问责制、强制公积金制度等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八万五计划,每年兴建公营和私营住房不少于八万五千套,十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购住房。
 
这无疑重创了财阀的利益,之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安抚中产阶层、稳定楼价,1998年特区政府宣布冻结卖地,随后在2000年,董建华发表声明宣布正式放弃“八千五”计划。2005年,董建华被迫称病请辞。
 
第二任特首曾荫权任内,没有发售新居屋(类似经适房),每年平均只卖出8宗住宅地,私人住宅落成量每年平均只有1.2万套,这样的供给,导致香港房价在直接飙升超过一倍,甚至超越了1997年的高峰,到了2018年,香港的房价收入比接近48倍,居于全球前列。
 
第三任特首梁振英在其首份施政报告指出,将加大加快资助房屋的供应,从2018年起,5年内至少供应100000套公屋,还出台了宏大的填海计划。填海造地将会大幅缓解香港的土地供求矛盾,地价房价将会断崖下跌,这显然是财阀不愿意看到的。财阀们先抹黑,在上街示威,成功利用2014年和2016年的活动使得梁振英放弃连任。
 
第四任特首林郑月娥2017年上台,她在施政报告里写到:香港楼价高、租金贵,形成巨大的生活压力,是严峻的民生问题。于是,林郑月娥大力推行改革,将政府资助房屋(俗称“居屋”)的定价由目前评估市值的70%降低至52%,降低普通市民的负担。同时,林郑月娥还公布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方针。

2018年,她提出《明日大屿愿景》,其中填海计划预计建立规模达1700公顷人工岛,兴建26至40万套住宅,7成为公营房屋,可供70至110万人居住,这又触动了财阀的利益,甚至连代言《明日大屿愿景》的刘德华也遭到了围攻。
 
所以,香港的问题很简单,解社会深层次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住房的问题。只有妥善解决住房问题,才能减轻青年人身上的重担,才能保障香港未来的繁荣和稳定夯实根基。

 
显然财阀们不愿意看到这些,年轻时候,李嘉诚曾给自己定下八字戒律:“少出风头、不谈政治”,结果一到关键时刻他就频频表态。
 
从“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最好的因,可成最坏的果”、到这次,”网开一面”,超人无非就是让政府让步,继续保持这样的局面,好坐收红利。
 
2000年欧洲会议的一份报告,就认为李嘉诚家族垄断香港经济,后面李超人又把半个英国买下来了,一个加拿大人,在香港喊着要给年轻人网开一面,谁又给香港网开一面。
 
很多人,走着走着,我们就看得更清楚了。



9月12日,香港民建联在报刊登全版广告,促请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增加土地供应,大量兴建公营房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争取达到“3年上楼”的目标。


目前,香港有有20万人住在“棺材房”和“劏房”,公屋申请平均轮候时间已升至5.4年,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大量土地去兴建公屋。
 
香港不是没有土地,很多人以为香港“人多地少”,但香港超过1100平方公里土地中,实际的土地开发程度为24.3%,住宅用地仅占6.9%。在未开发的75.7%的土地中,划做郊野公园的就占42%,就算为环保考虑不开发,还有300多平方公里可用。
 
土地供应最大的根源是政府手中没有太多土地,很多土地都囤积于地产商手中。而根据《基本法》相关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的规定,收回土地还要经历旷日持久的司法覆核,所以特区政府一直提倡填海还解决土地问题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土地都在财阀的地产商手中。
 
如果真正要对年轻人“网开一面”,为什么这些财阀和地产商不释放善意,把土地出让给政府,少赚点钱,真正为香港的明天考虑。而不是只过过嘴瘾,还不放弃能赚到的每一个铜板。
 
增加土地供应,解决民生问题,才能让香港的年轻人静心去工作,让香港持续保持竞争力,受益的一定是全体香港市民。
 
最近三个多月的暴力冲突中,很多年轻人对现实不满,把这些负面都发泄到特区政府身上,而很多财阀还鼓动不明真相的年轻人去冲击,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财阀、反对派、地产商、媒体一齐抹黑政府,都是为了自己背后的利益,他们又何尝相对年轻人“网开一面”,年轻人何尝又能看透这一切呢?



香港特区政府9月6日宣布:香港21000平方米土地将重建作为住宅用地! 
特区政府在宪报刊登告示,宣布收回土瓜湾春田街、崇志街等多条街道附近的土地,以推行市区重建项目。
 
据特区政府地政总署介绍,重建项目的地盘总面积约21000平方米,将重建作住宅用途,并附有零售和商业设施。特区政府还将兴建社区停车场、公众停车位、休憩用地、社区设施等,并进行道路改善工程。
 
地政总署表示,此项目有助改善土瓜湾整体居住环境。特区政府将以法定补偿、安置住房、津贴等多种形式补偿受影响的住宅业主及租户。
 

 

9月12日,香港民建联近日提出动议,呼吁特区政府援引《收回土地条例》回收土地。对此,港府积极回应,表示会约见地产建设商会,并就此进行相关会议。

9月13日,特区政府就实施“空置税”的《2019年差餉(修订)条例草案》(草案)刊宪,并公布会在下月立法会复会后,将草案提交立法会作首读及二读。
 
结果,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就去信特首林郑月娥,反对有关措施,也有反对派议员跳出来质疑“空置税”会增加地产商成本等。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FB表示,空置税刊宪,代表去年6月推出的6项房屋政策措施全部到位。房屋是民生头等大事,政府增加房屋供应的措施陆续有来,绝不走数。 
 
在港府真正为民生考虑的时候,不知道反对派又跳出来以各种理由反对,是为了什么呢?

醒醒吧,街头的年轻人,香港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也等不起了。真正对港人“网开一面”的只有特区政府,而不是那些依附在香港人身上吸血的财阀和地产商。

珍惜眼前,才能成就明天。


已有938人赞

热点推荐